联系热线:400-123-4657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俄罗斯的坑绝不能踩!中美博弈越激烈中国就更需咬死这一点

行业新闻 2025-08-05

  在过去的历史中,苏联未能强硬应对西方压力,最终逐步走向了深渊。而后来,俄罗斯试图进行补救,然而却依然遭到了西方的重创,饱受折磨。如今,中国正面临着来自美国的日益逼近,局势的复杂性与压力程度远超当年的苏联。芯片封锁、科技围堵、南海局势以及台海军演等,都是美国大棋盘上的每一步棋,而其背后的意图无非都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。因此,倘若中国无法在此时刻坚决应对,很可能会重蹈苏联的覆辙,处于被动境地,最终被逼至绝境。

  回顾历史,苏联在冷战高峰期时,美国推出了“星球大战计划”。表面上看是太空武器竞赛,但其实是美国为了引诱苏联陷入重大的军备竞争中。苏联面对这样的挑战,反应过于激动,竟然投入近四分之一的GDP用于军备竞赛。结果,民生工业被冷落,民众在面包店前排长队的现象成为了常态。当国际石油价格骤然下跌时,苏联经济瞬间岌岌可危。而更致命的是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,苏联本希望迅速取得胜利,然而却拖延了长达九年之久。美国对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武器支援,将苏联拖入深渊,致使反战情绪在国内持续高涨,最终埋下了苏联解体的种子。

  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接过了这个烂摊子。叶利钦试图迎合西方,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合作,包括休克疗法,还有有限度的北约东扩。然而,北约的扩张却愈演愈烈,从最初的16国发展到31国,甚至导弹阵地已几乎逼近莫斯科。2014年,克里米亚事件后,俄罗斯遭遇强烈制裁,外汇储备腰斩,卢布急剧贬值,甚至连国际快餐品牌麦当劳也退出了俄罗斯市场。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,俄罗斯彻底陷入泥潭,西方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,却高喊不直接参战,俄罗斯的军费支出急剧增加,经济压力近乎崩溃。

  这两个历史教训无疑提醒我们:千万不要被西方牵着鼻子走,在不属于自己核心利益的领域进行无谓的消耗,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自身的耗竭。而如今的中美博弈已然进入关键阶段,美国再次采用老一套的套路,只看中国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,做到不跳入陷阱。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策略与其当年的对苏战略如出一辙。在芯片行业,自2018年起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,而在2022年成立了“芯片四方联盟”,试图将中国排除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以外。

  对此,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给率在2023年已上升至24%,显著优于2019年的数据,而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也成功实现量产,长电科技在封装技术方面已位居全球第二。中国并不急于与美国在光刻机技术上进行对比,而是集中精力将成熟技术打磨到位,优先解决手机和汽车芯片的自给自足问题,逐渐向高端芯片市场迈进,这种战略被称为“农村包围城市”。在南海问题上,中国已经在永暑礁、美济礁等岛屿建立了机场和医院,实质性巩固了在南海的主权,面对美国的舰机侦察,中国军舰、海警不惧对抗,展开了